毕业即就业,产业融入教育链,产教融合如何做优?
9 月 18 日 ,多鲸携手八点一刻栏目《万物皆可课》,发起主题为《产教融合如何推动就业和产业升级?》的直播,在多鲸资本创始合伙人姚玉飞的主持下,智云智训创始人杨勇、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院长贾利军共聚云端。
杨勇认为要推动产业发展与升级,需要从倒推人才培养开始,倒推学校的教学标准以及产教融合相关的内容。「产教融合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是必然的,是板上钉钉的。而就业目标便是人才目标的组成部分,人才目标设立过程中,通过就业来倒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倒推产教融合软硬件的投入和内涵建设,是不够的,还需要从产业升级层面切入。」
以人工智能行业为例,人工智能的应用火热,AIGC、ChatGPT出圈,但目前为止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并没有完善。「所以很难链接到就业。产业的人才的培养标准在重构中,所以与之相对应的整个链条上的人才的培养标准评价体系,也需要重构。」
以比亚迪为例,当前其在郑州建设了约 16000 亩的比亚迪新能源厂区,企业单独以近 6000 平米的培训大楼进行课堂教学、实训,以及日常的学习。因此,学校要盯住龙头型企业,尤其是制造装备类、新一代信息技术类专业与企业合作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条件。在这过程中,学生第一年接受校内培养,后两年都在学校合作的企业生产园区里进行培养。「学生培养的方向和路径要结合企业的岗位需求、技术标准、未来的工艺规范,将之融入到学校教学的环节之中,目的是为企业培养能够进行现场的生产管理、沟通协调,以及善于创新的人才。」贾利军表示。
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最为成熟和典型的是,现场工程师育人模式。贾利军指出,工程项目是核心,用工程教育作为载体实现院校和企业之间技术的打通。在职业院校里实施工程教育,目的是把企业真实的项目或者工程转化为学校的教学内容。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在三年前已经着手落实,让学生的作业变成作品,作品变成商品,参与到整个企业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同时真正实现自我价值,也可以获得劳动报酬。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强调人才和产品双交付。人才交付便是要打通学生成长和成才两条路径,而这里的成长指的是学生在学历方面的提升,而成才就是实现学生的就业,通过线场课堂和工程师学院来培养能够就业上岗的人才。值得注意的是,产品交付实际上也能够反过来验证学院的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促进就业和创业层面,今年,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旨在促进就业和创业。这些举措包括创办创业型大学,分为以下几个方向:首先,学院跟着企业创业,叫「跟创」;其次,教师带领学生团队与企业技术专家协作,共同解决市场需求的问题,称之为「合创」;第三,鼓励具备一定能力、管理经验和经济基础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独立创业,即「独创」。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创业型大学的核心理念仍然以市场需求和实际企业项目与岗位为基础。
而作为公办院校,在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会涉及到国有资产、财务以及人员的聘用等问题,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如何处理和规避?贾利军的回答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既要把人用好,又要把财务管理好,避免触碰红线。」
2016 年,学院实施了二级管理体制,进行了三项改革:融体系、融体制和融课程。融体系涉及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的分配,例如,学校拥有管理权,但国家拥有校内的固定场所和设备的所有权。因此,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会让出部分使用权,同时要求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资源,满足专业教育与生产实训。
此外,二级管理还需要注意三个关键转化:将企业的生产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将教育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同时由学院或产业学院的党委或管理班子成员统一决定员工和教师的招聘、薪酬标准和工资发放等事项。一些产业学院的院长兼任企业总经理或董事长,与学校的党支部书记协作,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虽然有不同的运作方式,但总体目标是确保更多资源用于支持校企合作项目,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合作方面。
首先,共同体的内涵建设必须真正基于当地产业链和产业经济的实际需求。这意味着要科学设定共同体的内涵,而不是盲目扩大规模,不论是否有专项资金或是仅仅满足院校和产业的基本需求。
其次,职业教育行业需要懂得既懂产业术语又懂教育语言的服务型企业。这些企业需要明白自己在校企合作中的价值,确保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目标。
在选择合作伙伴方面,杨勇提到两种类型的企业。第一种是职业教育服务型企业,它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价值,并提供软性建设,如课程、师资、信息化服务和创新创业支持。「除了硬件建设,这类企业还可以提供软性建设,如课程师资大赛、信息化服务以及创新创业支持,这些软性服务实际上是提供了第三方运营服务商一些机会。还应该注意到,无论是未来产教融合共同体,还是现代产业学院,都很有可能会孕育出一批有规模化的某几个垂直工种,这对相关领域专业的集成运营服务商而言,也是机会所在。」
第二种是具有产业背景和真正产业发展需求的企业,它们可能有自身的用人需求,可以通过与院校合作来培养特定领域的人才。此外,它们也可能在区域扩张时受益于政策支持,同时通过培训和教育项目为整个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培养人才,从而提升整个产业的人才素质。
最后,这些企业还可以通过提供教学设备、软件、培训课程等支持来为自身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额外的收入来源。
「小融合和大融合对未来促进就业而言非常有利,但融合过程无疑是困难的。」杨勇谈到,以教育服务类的企业为例,无论之前是做社会化培训、升学、教学辅导、信息化,还是做人力资源等服务。它的团队基因,对于产教融合的理解、政策的解读,以及现在各个项目的测算逻辑、落地的方法等都是缺口,是需要突破的重点。
对于这类企业,很多部门人员的核心 KPI 是完成销售收入,而不是去做教育。当教育部门成立后,会面临把原来产业方的人直接调过来负责教育板块这一问题,原来负责人力资源的企业高管开始进入到教育的板块,能否有效地识别院校在当地的影响力、生源情况、教学质量等,仍存质疑。
如果这些企业地教育负责人不能够识别这些要素,很有可能做一两个项目后失去信心,因为他会发现投入了资金、人力和相关的内容,结果却未达预期。所以融合的过程中这些问题是龙头企业需要突破的点。
最后,杨勇总结道,「真正下功夫去进入到产业链的上下游,锁定 1- 2 个新职业、新工种的方向,打透垂直赛道,把产业语言和教育的语言打通,且通过一系列测算来完成整个闭环路径设计的企业,是能够真正地实现为就业服务。」因此,从产业到人才培养,再到就业链条的打通,需要多元参与。